德国双元制教育与我国职教的比较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19-06-03 21:58:24 浏览:1788 次


作者:邱国声
来源:《商情》2013年第03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国双元制与我国职教模式的比较,客观分析了两国职业教育的差异原因,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及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行动导向校企合作比较

作为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双元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厂校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

相对于中国学校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更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一线,而集中安排的顶岗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因此,通过对德国双元制和我国职教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启示。


       


一、德国双元制与我国职教体系的比较与思考

  双元制是德国制造,世界有名,被称为德国腾飞的秘密武器。但由于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移植德国的双元制,只能根据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的实践情况加以借鉴。


几点思考:

1)职业教育理念的差距。

我国以学科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体系决定了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始终无法转变,实习实验也只是单一的技能练习,无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而德国是以行动为基础来构建的课程体系(即学习领域),决定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2)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的差距。

   德国的小班教学(从学生的数量、学习质量、接受能力、甚至道德品质,教师都能及时把握,学习兴趣倍增).        

3)实践资源或条件的差距。

   德国双元制以企业培养为主体,所以实习地点、设施、时间、培训师均能得到保障。我国职业教育是以职校培养为主体,大多数职校的实训条件薄弱,而企业又没有责任和义务接受学生实习,所以实习时间、场所得不到保障。 


       


4)教师数量、结构、能力与水平的差距。

   德国的职教教师他们都具有很强的职业综合素质和专业实战能力,能胜任理实一体教学和行动导向教学。我国职校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大多在301以上)、结构不合理、双师素质教师缺乏。所以,推行以行动导向法为基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比较困难。



上一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东升模具数控学校

Copyright © 2009-2023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112273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794号

联系人:陈先生

联系手机:13715991355

联系电话:0754-83217666

传真号码:0754-88679996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访问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访问官方网站